盡管內部意見有分歧,但歐盟委員會表示,歐盟計劃于2006年4月對中國大陸和越南皮鞋采取反傾銷措施。澳門近年鞋類出口貨值持續下滑,很多鞋廠早已轉移中國生產,有澳門本地制鞋商表示,一旦歐盟向中國鞋征收關稅,會將部分中國生產線回流澳門。
經過九個月的調查取證,歐盟貿易專員曼德爾森表示,已有“充分數據”證明,中國和越南出口到歐盟國家的鞋類產品價格明顯低于市場價格,故歐盟準備對從中國和越南進口的鞋類產品加收近20%的反傾銷稅。
與此同時,一些歐盟國家起初要求曼德爾森將反傾銷稅提高約50%,但遭曼德爾森拒絕。曼德爾森認為,中國鞋類產品征收的反傾銷稅不能超過20%,而且應分階段執行,從4%開始。
歐洲廠商擔心中國與越南進口鞋大量涌入,近年不斷向歐盟施壓,布魯塞爾2005年7月開始對進口皮鞋展開調查。
據歐盟統計,到2005年3月為止的12個月里,歐盟進口的中國和越南產皮鞋分別增長了3.2倍和7%。
歐盟委員會一月初步裁定不給予中國13家被抽樣調查的皮面鞋企業以市場經濟地位,其中廣東占7家,全部屬于外資企業,6家臺資企業,1家港資企業。
有澳門鞋廠表示,現時該廠在中國、澳門均有生產線,歐盟更是主要出口市場,對于歐盟計劃向中國出口鞋類征收反傾銷稅,感到很無奈。澳門商表示,會考慮將部分生產線遷回澳門。
受到近年鞋廠北移影響,澳門鞋類出口持續下滑,由2004年的8.3億(澳門元,下同),大幅下跌至去年0.7億元,跌幅達91.5%。同時,鞋類占澳門的出口貨值,亦由2004年的3.7%,跌至2005年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