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9000族標準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總結發達國家質量管理經驗而制定的質量管理標準,已在全球形成了"ISO9000現象";ISO中央秘書長Ghristion Favren博士指出"ISO9000族是從最好的管理經驗中提煉出來的精華,這已被全世界許多最成功的公司的實踐所證實"。ISO9000族標準為質量管理體系的建立和運行提供了依據,在推動各國經濟繁榮和促進國際貿易發展方面起了很大作用。據2000年統計,全球已有150多個國家頒發的ISO9000認證證書達34萬多張,中國也有3萬多家組織通過ISO9000標準認證并獲證書。
質量管理體系是在考慮利益、成本和風險的基礎上,使質量管理最佳化以及對質量加以控制的動態增值的管理資源。質量管理體系將所有影響質量的因素,包括技術、管理和資源等方面,都采取了有效的方法進行控制,達到減少、消除、特別是預防質量缺陷并得到持續改進目的。
質量管理體系能使組織具有提供顧客滿意的產品/服務的能力,從而擴大國內市場份額,能使組織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并為打入國際市場,取得了通行證。
產品質量是人們普遍關心的問題,在市場競爭中特別是在國際市場競爭中,產品質量是組織生存的根本。對組織質量管理體系進行可靠的評定已經成為國際慣例。因此,建立可靠的質量管理體系是組織信譽的重要基礎。目前英國、美國、德國、加拿大、比利時、中國、瑞典、挪威、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150多個國家均已等同采用ISO9000族標準。
加入WTO后,開展質量認證,并同國際接軌,是我國組織的當務之急,是消除與其他國家之間技術壁壘的根本途徑。
國務院發布《質量振興綱要》提出健全我國質量認證制度,明確企業廠長經理是產品質量的第一責任人。國家經貿委在《"九五"企業管理綱要》中提出:到 "九五"末期,大中型骨干企業要求基本上達到ISO9000國際標準的要求,并積極創造條件,爭取通過國內或國際認證機構的正式認證;國家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和國家財政部聯合以"外經貿計財發 [2001]270號"文下發獎勵獲證企業的有關政策。
截止2003年底中國已經有9萬多家組織通過ISO9000標準認證并獲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