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8000并不是一個空中樓閣,它的諸多標準是以各國當地法律為基礎的,以中國為例,如果一家企業能夠嚴格遵守國家現行的法律法規,已經符合九成以上的SA8000標準。
在SA8000的9個方面的標準中,中國法律中關于童工、勞動時間和最低工資等方面的規定比SA8000還要嚴格。
健康與安全方面,中國的法律法規也基本上涵蓋了大多數的領域。
許多人在分析SA8000的條款時注意最多是的健康與安全所包括的職工生活環境方面,因為這是中國目前的法律所缺乏的內容,許多跨國采購機構在選擇供應商伙伴時往往也會出其不意地去參觀員工食堂和宿舍。這確實也是中國企業目前存在較多問題的方面,但更多的問題出在現行法規沒有得到很好的執行。比如,工人的勞動時間《勞動法》有明確的規定,對加班時間及其報酬規定也很明確,但在一些勞動密集型的制造企業卻沒有很好地執行。
即使是員工自愿的超時加班,在SA8000的標準中也是不被允許。還有就是一些習慣做法,比如在中國企業中大量運用的動輒扣罰工資的規則制度在SA8000中也是被限制的,比如扣款不得超過工資的20%,而且扣除后不得低于當地的最低收入規定。
SA8000的一個難點還在于它要求企業監督供應商不能違反標準的相關規定。
SA8000也是一個標準認證體系,它與現行的諸多標準認證體系有重疊的地方,企業要導入SA8000不必重起爐灶,而主要是將其標準融入企業管理準則之中。
實際上企業守法實施成本并不高,目前國際采購網絡越來越集中,環節也越來越少,許多珠三角的出口型制造企業將會受到采購商越來越多的限制。比如廣州譽杰咨詢的東莞市有一家工廠平均每年要接待超過300起客戶的驗廠活動,如果能夠通過一個通行的國際標準,不僅不會增加成本,反而會減少企業的接待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