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后,小周和幾個姐妹破例早早地回到宿舍。沒有以往加班的忙碌,大家卻都有些無聊和失落。剛聽說廠里突然把加班費提高了不少,但她們心里還是將信將疑。她們也許不知道,自己工作了幾年的東家——默默無聞的東莞常平合藝廠,一夜之間因為欠薪風波突然受到海內外關注。
3月底的一個平常午后,幾名不速之客走進了浙江海寧一家皮革服裝公司,他們并沒有去車間看皮衣質量的好壞,而是在車間來回走動。角落里的備用藥箱卻吸引了他們的注意,他們不斷向員工詢問著一些與生產無關的話題:加班工資,醫療保險,甚至洗手間是否有手紙和香皂等。
“請盡快告知SA8000標準的認證情況,我們的采購合同將與此有關……”近日,杭州一家羽絨制品廠突然接到美國銷售商的傳真,對方要求該廠盡快申請SA8000。
無論你是否作好準備,SA8000,這么一個看似吉利的數字標準就悄然牽動著珠三角、長三角眾多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的神經……
狼來了?
突如其來的SA8000,讓不少企業真切感受到“狼來了“的危機。此前,他們甚至對社會責任一片茫然。
曾經有一名英國人對社會責任(CSR)做了精彩的概括:“一家健康發展的公司就必須有社會、環境、財政這三條底線。”近日,社會責任國際組織(SAI)主席Alice Tepper Marlin女士親臨北大,介紹全球社會責任的發展趨勢。她提到目前在世界范圍有很多購物指南,這個指南不是指導顧客從哪里購買產品,而是從哪兒購買到一些負責任公司的產品。第一本有關社會責任的購物指南于1988年出版,德國、英國、法國、巴西等國家先后推出了類似的指南。“相信在中國開發出這么一本消費指南,也會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盇lice說。
2001年,有關組織在歐美國家曾作過一次消費者調查,其中:
70%的人認為企業對社會責任的承諾,是他們購買產品或服務時考慮的一個重要因素;
58%的人認為企業對勞工問題沒有給予足夠的關注;
50%的人表示會對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采取負面行動;
20%的人表示已對沒有社會責任的企業采取了“懲罰”行動。
迫于消費者日益增大的壓力,很多歐美跨國公司都制定了各自的社會責任守則。企業和消費者都希望制定一個類似ISO9000標準的、全球通用的社會責任標準,同時建立一套獨立的認證認可機制,提高社會責任審核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也避免浪費資源重復審核。SA8000正是這一國際潮流的產物。它于1997年8月出臺之后,首先在發達國家、繼而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同與支持。
在不少國內企業驚呼“狼來了”的慨嘆中,SA8000在全球化浪潮中不可避免地席卷中國?!癝A8000是全球化帶來的必然結果,因為有很多跨國公司的投資和采購行為轉移到發展中國家?!鄙钲诋敶鐣^察研究所劉開明博士如是說。
自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大量跨國公司到中國來投資和采購,中國一些工廠的問題逐漸暴露出來,“中國制造”在世界上并不是一個很好的名聲。在這種壓力之下,一些跨國公司就開始在其內部供應鏈中進行一些社會責任的監督行動,進而擴大到零售商。自2002年以來,國內絕大多數外貿企業也開始面臨著社會責任的審核與要求。SA8000的推行意味著國際市場只會越來越重視其供應鏈的穩定和社會責任表現。
苦口良藥利于病
目前,受SA8000約束的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產品,如電子、服裝、紡織、制鞋、家具、運動器材及日用五金等。這些行業產品占了我國向美國出口產品的大部分。地區則主要在珠三角地區和長三角地區。
對中國的勞動密集型出口企業來說,SA8000是一劑苦口良藥。
有關報道指出,中國企業的勞工問題主要表現在20個方面:
1.非法雇傭童工;
2.違法使用未成年工;
3.收取職工押金、扣押身份證和限制人身自由;
4.侮辱體罰工人,侵犯工人人身權利;
5.超時加班加點;
6.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不依法支付加班費;
7.社會保險覆蓋率太低;
8.扣押拖欠職工工資,尤其是拖欠民工工資;
9.沒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
10.工人住宿擁擠,宿舍條件太差;
11.廠房安全出口不夠,礦難頻發;
12.消防器材不夠;
13.工人消防訓練不夠;
14.有毒有害化學品的保管使用不當;
15.工作條件太差,個人防護用品缺乏;
16.特種人員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差;
17.沒有工會組織或者形同虛設;
18.就業的性別、戶籍、城鄉、學歷、年齡等歧視突出;
19.女職工的“三期”保護落實差;
20.對員工冷漠,缺乏人文關懷。
上述問題,不僅在中國本土企業存在,在中國的“三資”企業中也存在。據中華全國總工會對廣東省的外資企業所作的調查,其統計數字令人擔憂:
1/4的員工不能按月領取工資;
50%的工人被迫每天工作在8小時以上;
62%的工人一周工作7天;
1/5的人經常受到身體或精神上的騷擾;
半數以上工人的收入低于最低工資標準。
“利潤、環境,以人為本。這可以概括為CSR的三條底線。一家成功的公司強調利潤,但更重視三者之間的平衡與可持續發展。”SAI亞洲項目主管馬英指出,SA8000關注的問題正是中國企業乃至中國社會必須關注的問題。SA8000是一項工作場所的行為標準。其主要目的包括為勞資雙方創立雙贏局面,提倡進步的管理模式,提高溝通技巧,促進企業核心競爭力。它也是一種技術手段,企業可以用它來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體系以利于改善勞動條件。所有公司,包括無意申請認證的公司,都可以用該標準來系統性地加強以及評估改善勞動條件的努力。
馬英舉了個例子,一家全球最大的內衣生產廠在申請SA8000前,工人對工作有怨氣沒處發時經常剪壞內衣。申請SA8000認證后,這種現象沒有了,員工流失率也在逐漸降低。不少跨國公司在推行SA8000中得到了益處:保護公司品牌形象,避免公司聲譽受損;改善公司守法意識,避免負面的法律訴訟;滿足消費者需求,避免消費者抵制而失去市場;關注股東意見,避免股價下跌造成投資減少;避免貿易制裁;提高生產率,優化供應鏈管理。
“如今SA8000的知名度在中國比在歐美還要高?!盇lice在欣喜的同時,也有一些擔憂,“一些媒體報道有失準確?!贬槍γ襟w報道“今年5月1日前后,歐美等一些國家將開始強制推廣SA8000”,Alice對此做了澄清,“SA8000是一個自愿標準,強制執行的期限屬于謠言。沒有任何國家的政府說你必須開展SA8000認證,很多跨國公司都鼓勵自己的供應商按照SA8000的體系來檢查自己的勞動保護、生產條件等方面的工作,該改進的改進。但不會有任何一家跨國公司會這樣說,你5月1日前就要申請,否則我就不跟你做生意?!?BR>
馬英表示,雖然很多企業對SA8000還很陌生,但不必視為洪水猛獸,SA8000實質還是以勞動法為框架的。SA8000本身不是法律,是一種有限的約束,它涉及童工、強迫勞動、安全與健康等9個領域,但具體條款與勞動法很趨近?!八⒉皇菍iT針對發展中國家的標準,只要遵守了中國的勞動法,大多數企業通過SA8000應該是不成問題的?!?BR>
企業應從長計議
SA8000認證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國內執行起來有可能被異化,不乏企業為了訂單而去被動認證。南方有些企業為了通過這個標準,就造一個工廠來應付檢查。中國企業聯合會雇主工作部主任劉鵬認為,SA8000確實給企業增加了一些成本負擔。另外,由于標準與勞動法趨同,不少企業感覺認證意義并不是很大。
在Alice眼中,中國文化比美國文化更注重長遠利益,比如中國人重視教育。企業對設備進行投入時,往往不是買一臺最便宜的,而是買一臺可以帶來最大效益的,現在這種長遠眼光應該適用于對社會、對人這方面的投入。
針對企業對SA8000認證增加成本的擔憂,Alice指出,企業對成本費用必須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企業承擔社會責任肯定會有成本投入,關鍵是把握兩點:成本是否有必要達到底限要求;考慮成本的同時也要考慮回報。她建議企業要有一種很理性的投入。“你在投入的時候,一定要和你的跨國公司客戶進行溝通,如何把這次投入轉變成你所需要的合作關系的一個砝碼?!?BR>
眼光放長遠些,從長計議將會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競爭力。SA8000的管理體系和認證都向客戶證明,企業將努力提供良好的工作環境,保護工人權益,得到更高的生產效率和士氣的回報,為符合客戶標準提供保障。馬英分享了新近在一家工廠做培訓時一位管理人員的想法:“SA8000認證可能不會立刻帶來新的進展。但是如果你不做,你也必須按照自己的標準來改善環境,保障員工利益。如果你做得好的話,就能得到更多訂單。”
這位管理人員的想法代表了不少企業從被動認證到主動迎戰的心態,在全球已獲得SA8000認證證書的259家企業組織中,中國已有49家。越來越多的企業認識到,SA8000不僅是道德標準,更是商業標準。從優秀到卓越的商業實踐表明,企業進行良好的社會責任管理,重視人本管理,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社會效益,更符合長遠的商業利益。
SA8000標準的來歷
SAI咨詢委員會負責起草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它由來自11個國家的20個大型商業機構、非政府組織、工會、人權及兒童組織、學術團體、會計師事務所及認證機構組成(咨詢委員會名單見附錄)。SAI在紐約召開的第一次會議上就提出了標準草案,最初名為SA2000,最終定名為SA8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并在1997年10月公開發布。2001年12月12日,經過18個月的公開咨詢和深入研究,SAI發表了SA8000標準第一個修訂版,即SA8000:2001。
SA8000標準是全球第一個可用于第三方認證的社會責任國際標準,旨在通過有道德的采購活動改善全球工人的工作條件,最終達到公平而體面工作條件。SA8000標準是根據國際勞工組織(ILO)公約、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及世界人權宣言制定而成的,主要內容包括童工、強迫勞工、安全衛生、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歧視、懲罰性措施、工作時間、工資報酬及管理體系等9個要素。(詳見第三章)SA8000標準是一個通用的標準,不僅適用于發展中國家,也適用于發達國家;不僅適用于各類工商企業,也適合于公共機構;另外,SA8000標準還可以代替公司或行業制定社會責任守則。
SA8000關于公司社會責任的規定
1.有關核心勞工標準
(1)童工。公司不應使用或者支持使用童工,應與其他人員 或利益團體采取必要的措施確保兒童和應受當地義務教育的青少年的教育,不得將其置于不安全或不健康的工作環境和條件下。
(2)強迫性勞動。公司不得使用或支持使用強迫性勞動,也不得要求員工在受雇起始時交納“押金”或寄存身份證件。
(3)自由權。公司應尊重所有員工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
(4)歧視。公司不得因種族、社會階層、國籍、宗教、殘疾、性別、性取向、工會會員或政治歸屬等而對員工在聘用、報酬、訓練、升職、退休等方面有歧視行為;公司不能允許強迫性、虐待性或剝削性的性侵擾行為,包括姿勢、語言和身體的接觸。
(5)懲戒性措施。公司不得從事或支持體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侮辱。
2. 工時與工資
(1)公司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要求員工一周工作超過48小時,并且每7天至少應有一天休假;每周加班時間不超過12小時,除非在特殊情況下及短期業務需要時,不得要求加班,且應保證加班能獲得額外津貼。
(2)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于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并且必須足以滿足員工的基本需求,并以員工方便的形式如現金或支票支付;對工資的扣除不能是懲罰性的;應保證不采取純勞務性質的合約安排或虛假的學徒工制度以規避有關法律所規定的對員工應盡的義務。
3.健康與安全
公司應具備避免各種工業與特定危害的知識,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采取足夠的措施,降低工作中的危險因素,盡量防止意外或健康傷害的發生;為所有員工提供安全衛生的生活環境,包括干凈的浴室、潔凈安全的宿舍,衛生的食品存儲設備等。
4.管理系統
公司高層應根據本標準制定符合社會責任與勞工條件的公司政策,并對此定期審核;委派專職的資深管理代表具體負責,同時讓非管理階層自選一名代表與其溝通;建立適當的程序,證明所選擇的供應商與分包商符合本標準的規定。
認證費用
在認證稽查收費中采取了認證費加證書費的方式,在認證費方面采用“人/天”的技術單位,一個1500人的工廠需要12.5人/天,總費用為9.3萬元左右,而人數的增長并不代表費用的同幅增長,比如一個3000人的工廠,只需要增加2人/天左右,總費用為11萬元左右。對于10人最小規模的工廠,稽查認證機構最少需要2人/天,總費用大約接近2萬元。
認證的周期為3年,而每半年將有一次復查,所以在一個周期內有5次復查。每次復查的費用約為首次認證發證的30%,所以一個1500人左右的工廠,在一個3年周期內的總費用約為23萬元左右。
稽查審核員審核重點
生產線、宿舍、倉庫、餐廳、衛生設施
臨近區域觀測、交通、工作與休息時間、交接班與換班
員工個人資料、工資記錄、勞動合同
生產記錄、事故統計
結社活動以及地方主管機關活動
審核方式
首次員工訪問部分(首次認證決定發放證書)
以不記名方式獲取真實數據
集體、單獨面談
女性審核員詢問涉及隱私問題
員工代表由審核小組選定
每半年一次的跟蹤訪問
關于前次審核的糾正措施
訪談員工的相關改變
財務與人力資源的投入
工資發放問題
實施SA8000的影響
與供應商的發展情況以及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