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廣州某報刊登了這樣一則新聞,新聞的標題為:《美欲揮SA8000大棒,珠三角企業須提防》。新聞中說,美國很可能把“SA8000標準”的大棒揮向中國企業。與反傾銷比較,SA8000機制更易獲得西方國家的認同,也比反傾銷要更容易取得證據。因此,如果美國啟動SA8000機制,將對中國產業界特別是勞動密集型產業集中的珠三角造成沖擊。
相較于企業已經熟悉的ISO9000等認證,SA8000標準認證更強調企業社會責任,因之
SA8000標準包括勞工標準、工時與工資、健康與安全、管理系統等。比如,公司不應使用童工;不得要求員工在受雇起始時交納“押金”或寄存身份證件;公司應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經常要求員工一周工作超過48小時;公司支付給員工的工資不應低于法律或行業的最低標準;公司應為員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盡量防止意外或健康傷害的發生等等。
可以說,SA8000標準是社會良知對資本權力進行的一種制約,它同我國的《勞動法》及相關的法規一樣,宗旨是為了保護勞動者的權益不受侵犯。從這方面說,“SA8000標準”可能被一些不法企業看成是一個“大棒”,但對勞動者來說它卻是一個很好的“保護傘”。
發達國家現在比較注重企業社會責任和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這源于公民意識的提高和人類文明的進步。盡管我國也制定了比較完善的保護勞動者權益的法規,但由于各種認識和執行上的偏差,勞工保護的現實卻并不盡如人意。這樣的現實是我們應該直面,應該盡快找到合理的理解辦法。
而目前一些企業缺乏對勞動者保護意識,而政府執法力量又不足的情況下,跨國公司制約出口企業按SA8000的標準辦事,作為一種外力促進企業對勞動者權益的保護,這是一件好事。發達國家一些先進的管理理念、科學合理的生產標準是人類共同的財富,絕不是什么揮向我們的“大棒”,希望這樣的誤讀今后別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