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毒物進入人體后,分布在不同的部位,參與體內的代謝過程,發生轉化,有些可解毒或排出體外,有些則在體內蓄積起來,久而久之,導致各種中毒癥狀。
毒物的分布
毒物被吸收后,隨血液循環(部分隨淋巴液)分布到全身。當在作用點達到一定濃度時,就可發生中毒。毒物在體內各部位分布是不均勻的,同一種毒物在不同的組織和器官分布量有多有少。有些毒物相對集中于某組織或器官中,例如鉛、氟主要集中在骨質,苯多分布于骨髓及類脂質。
生 物 轉 化
毒物吸收后受到體內生化過程的作用,其化學結構發生一定改變,稱之為毒物的生物轉化。其結果可使毒性降低(解毒作用)增加(增毒作用)。毒物的生物轉化可歸結為氧化、還原、水解及結合。經轉化形成的毒物代謝產物排出體外。
排 出
毒物在體內可經轉化后或不經轉化而排出。毒物可經腎、呼吸 道及消化道途徑排出,其中經腎隨尿排出是最主要的途徑。尿液中毒物濃度與血液中的濃度密切相關,常測定尿中毒物及其代謝物,以監測和診斷毒物吸收和中毒。
蓄 積
毒物進入體內的總量超過轉化和排出總量時,體內的毒物就會 逐漸增加,這種現象就稱之為毒物的蓄積。此時毒物大多相對集中于某些部位,毒物對這些蓄積部位可產生毒作用。毒物在體內的蓄積是發生慢性中毒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