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部分 | |||||||
01 | 硫化氫 | 10 | 過氧化氫 | 19 | 液溴 | 28 | 硫酸亞鐵 |
02 | 氨 | 11 | 碘 | 20 | 氯化銅 | 29 | 硫氰酸銨 |
03 | 二氧化硫 | 12 | 氯化鈣 | 21 | 三氯化鐵 | 33 | 氯化銨 |
04 | 二氧化氮 | 13 | 氫氧化鈉 | 22 | 氯酸鉀 | 31 | 硝酸鉀 |
05 | 硫酸 | 14 | 重鉻酸鉀 | 23 | 磷酸 | 32 | 硝酸銅 |
06 | 氯 | 15 | 氯化汞 | 24 | 鋁粉 | 33 | 硝酸銀 |
07 | 硝酸 | 16 | 三氯化鋁 | 25 | 過氧化鈉 | 34 | 氧化鈣 |
08 | 鹽酸 | 17 | 白磷 | 26 | 鉻酸鉀 |
|
|
09 | 高錳酸鉀 | 18 | 硫 | 27 | 硫化鈉 |
|
|
氫氧化鈉-NaOH
(一)理化性狀與用途
白色、無臭、不揮發的固體。熔點:
(二)毒性
屬于強堿,具有腐蝕和刺激作用。
最高容許濃度:0.5mg/ m3
(三)短期過量暴露的影響
吸入:由于腐蝕作用,會對鼻、喉和肺產生刺激。
眼睛接觸:極嚴重的腐蝕作用,造成嚴重的灼傷,嚴重暴露會造成疼痛和永久失明。
皮膚接觸:極嚴重的腐蝕作用,造成嚴重的灼傷和深度潰瘍,灼傷可能不會立即產生痛感,而是在數分鐘或數小時后產生。
口服:會產生嚴重疼痛,口、喉和食道灼傷、嘔吐、腹瀉、虛脫,可能死亡。
(四)長期暴露的影響
影響報告尚未見到。但12到42年之后,由于口服事故而產生食道癌,癌變發生于嚴重灼傷部位,由于組織受到損傷并形成疤痕。
(五)火災與爆炸
不燃燒、不爆炸。
(六)化學反應性
與強酸(如硫酸)產生強烈放應。與水反應產生熱。與某些金屬如鋅反映產生爆炸性氫氣。與許多有機化合物起爆炸性反應。
(七)人身防護
吸入:如塵粒濃度不明或超過暴露限值,應戴用合適的呼吸器。
皮膚:使用無滲透性的手套、工作服、工作鞋或其他防護服裝,合適色材料是氯丁橡膠。在直接工作的才場所應備有安全淋浴和眼睛沖洗器具。
眼睛:戴用面罩或化學防濺眼鏡。
(八)急救:
吸入:脫離氫氧化鈉產生源或搬移患者到新鮮空氣處。
眼睛接觸:使眼瞼張開,用微溫的緩流的流水沖洗患處至少30分鐘,在流水下脫去受污染的衣服。
口服:用水充分漱口,如需要用雞蛋清灌胃(10~15個雞蛋)或給患者飲水約250ml。如嘔吐自然發生,使患者身體前傾并重復給水。
注:一切患者都應請醫生治療。
(九)儲藏與運輸
將氫氧化鈉儲藏于不漏水的鎳金容器內,放置于干凈、陰涼的地方,與工作場所和禁忌物隔離。儲存地方應有單獨的通風設備。配置溶液時,應將固體緩慢地加入水中,以放水濺和氣泡。包裝號:5、6。
(十)安全與處理
應當有一個緊急處理方案。提供良好的通風設備、防護服裝和呼吸器。鏟起干物作為再循環使用或予以處理。用黃沙或泥土吸除濺出的溶液,中和殘余物并用水沖洗場地。廢物可在焚化爐內燒掉。遵守環境保護法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