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內很多企業是剛剛接觸到SA8000這個名詞,但無須視之為洪水猛獸,因為SA8000的實質還是以法令為框架的,許多規定實際上并沒有超過國內相關法律的規定,只要辦事規章完全合乎包括《勞動法〉等在內的法律法規,90%的企業就無須懼怕SA8000標準似乎苛刻的規定。關于“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補貼事宜,政府有關方面確實正在研究相關方案,對申請SA8000認證的企業給予補貼。
細節問題不容忽視
SA8000標準強調“懲罰性措施”這一條,如:因為“不戴口罩罰10元”、“上完廁所不沖水罰款”這樣的標語隨處可見,在許多工廠的管理體系中,這樣的一些措施甚至被當作非常有效的手段加以推廣,但是在面臨SA8000認證時肯定通不過,拋開許多法律法規里面明文規定的不得以各種方式“克扣工人工資”相關條款不談,僅僅這樣的懲罰思路就是和SA8000標準的精神相違背的,對于和員工之間的溝通,SA8000倡導的是“溝通再溝通,教育再教育”。
比如,在一個工廠中,因為某一位高層管理人員是某地人,所以在日常工作中就對同籍貫的老鄉特別照顧,在工作崗位安排、工資級別劃分上有所傾斜,或是晉升機會多過旁人,SA8000稽核員一旦掌握確切的資料,就可以認定這家工廠存在“歧視”。所以在SA8000的系統中,歧視的概念已經超過年齡、性別、宗教信仰、身體健全等范疇。
企業導入時要對癥下藥
企業如果決定導入SA8000,成本上升是一定的,因為包括員工培訓,改善環境,建立管理系統,內部審核和供應商審核等環節都需要相應的費用投入,至于對每個企業具體的成本影響則應該分別估算,管理水準基本達到或者和SA8000標準差距不大的企業成本不會大幅上升,反之,原先管理比較差的企業要通過SA8000肯定要下一番苦功。但是,不管如何,通過SA8000對于企業是一種肯定,符合工廠的長遠利益。在技術層面上,每一個企業在導入SA8000標準時應該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對癥下藥,在相對較為薄弱的環節上下功夫。
認證費用
在認證稽查收費中采取了認證費加證書費的方式,在認證費方面采用“人/天”的技術單位,一個1500人的工廠需要12.5人/天,總費用為9.3萬元左右,而人數的增長并不代表費用的同幅增長,比如一個3000人的工廠,只需要增加2人/天左右,總費用為11萬元左右。對于10人最小規模的工廠,稽查認證機構最少需要2人/天,總費用大約接近2萬元。
認證的周期為3年,而每半年將有一次復查,所以在一個周期內有5次復查。每次復查的費用約為首次認證發證的30%,所以一個1500人左右的工廠在一個3年周期內的總費用約為23萬元左右。
審核員需求肯定上升
目前在廣東只有少數幾家獲得授權的機構,如TUV德國萊茵集團之外、DNV挪威船級社等。以德國萊茵工業服務管理體系審核能力中心而言,根據客戶的不同需要,可以在全球范圍內調用專業審核員資源,常駐深圳的審核團隊只有10人左右。張金生認為,一旦SA8000認證在內地開展,對于審核員的需求肯定也將上升。
稽查審核員審核重點
生產線、宿舍、倉庫、餐廳、衛生設施
臨近區域觀測、交通、工作與休息時間、交接班與換班
員工個人資料、工資記錄、勞動合同
生產記錄、事故統計
結社活動以及地方主管機關活動
審核方式
首次員工訪問部分(首次認證決定發放證書)
以不記名方式獲取真實數據
集體單獨面談
女性審核員詢問涉及隱私問題
員工代表由審核小組選定
每半年一次的跟蹤訪問
關于前次審核的糾正措施
訪談員工的相關改變
財務與人力資源的投入
工資發放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