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SA8000的含義
社會責任管理體系(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簡稱SA8000(也稱為社會責任國際標準)) 是一種以保護勞動環境和條件、勞工權利等為主要內容的新興的管理標準體系。其以加強社會責任管理為名,通過管理體系認證,把人權問題與貿易結合起來,最后達到貿易保護主義的目的。以勞工標準為本質的SA8000是技術性貿易壁壘的一個表現形態。
二、SA8000產生的背景
1.美國等西方國家試圖把勞工標準納入WTO框架體系但遭到發展中國家的抵制勞工標準的問題一直是在國際勞工組織(ILO)內部進行的。1993年,在“烏拉圭回合”談判的馬拉喀什會議上,美國等發達國家提出在國際貿易規則中設立“社會條款”,把貿易和勞工標準聯系起來,其主要目的是想利用政治性標準來限制發展中國家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但因為發展中國家的反對而未成功;1996年12月,在WTO新加坡部長會議上,美國等國家又企圖在世貿組織中成立一個社會條款工作組,再次遭到了發展中國家和國際雇主組織的強烈反對。1999年11月,美國正式向世貿組織提出議案,建議在西雅圖會議上成立“貿易與勞工”工作組。
2.貿易保護主義促使SA8000的產生
隨著發展中國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廉價勞動密集型產品大量進入發達國家市場,對發達國家的國內市場造成沖擊,紡織品服裝、玩具、鞋類等相關行業工人失業或工資水平下降,其工會等相關利益團體要求實行貿易保護主義的呼聲日起,美國等發達國家為了保護國內市場,減輕政治壓力,對發展中國家的勞工條件及勞工環境的批評指責聲日益高漲。
1997年,美國經濟優先認可委員會(CEPAA)成立,積極關注勞工條件。盡管其后更名為國際社會責任(SAI),其實際運作條件和CEPAA相同。該機構設計了社會責任8000(SA8000)標準和認證體系,同時加進了一些國際人權專家認為對社會審核非常重要的因素。SAI顧問委員會有28個成員,14個來自美國,其中一個是SAI的會長,來自亞太地區的成員只有一人。然而,28人中只有22人有表決權(6人只有在正常成員缺席時才有表決權),而美國的14人都有表決權,占近2/3。克林頓政府對SAI表示了極大的支持,并要求與美國簽訂合同的供應公司盡可能達到SA8000的要求。
三、SA8000對我國出口的影響
SA8000有其合理之處,但在我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下,SA8000對我國貿易發展的負面影響較大。
1.對企業的影響:企業為了在公眾中樹立良好的形象,保持在對勞工標準非常關注的消費者中的銷路,將不得不采取措施,改善勞工條件,爭取SA8000認證。這必然要耗費很多時間和精力以及更多的管理費用和成本(SA8000認證一般需要1年的時間,證書有效期為3年,每6個月復查一次)。盡管從成本角度看競爭力將降低,但從獲取認證可以突破國外壁壘角度看,對企業以后的發展是有幫助的。
2.對貿易的影響:SA8000規定的標準對我國多數出口相關企業來說很難達到,很多發達國家的企業一般也不易完全達到。如果一國要求其進口產品的生產企業達到SA8000的要求,否則不準進口,則將對貿易產生很大的影響。
3.對投資的影響:中國近年來吸引外資的步伐較快,除了潛在的經濟發展速度和市場之外,廉價的勞動力也是外商投資的動力之一。如果將勞工標準提高到SA8000規定的水平,對外資的吸引力將降低,跨國公司也會擔心其分包商不能達標而不愿來中國投資,這對中國吸引外資將產生消極作用。
4.對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我國是一個勞動力資源豐富的大國,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增長和解決就業問題具有重要意義。若企業全面達到SA8000的標準,則勞動力優勢可能會喪失甚至變成劣勢。過多剩余勞動力得不到安置必將對我國國民經濟的穩定和發展造成不良的影響。
雖然目前勞工標準尚未能與貿易聯系在一起,但很難說將來會以什么樣的形式出現。一旦正式將勞工標準與貿易掛鉤,對我國出口貿易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因此應時刻關注這一問題的發展動態,做好應對準備。
四、社會責任運動
社會責任運動是指跨國公司為了保護公司品牌和信譽,推行社會責任守則,監督供應商及其合約工廠的勞工問題,協助所有商業伙伴提高勞工標準,向消費者和公眾展示其社會責任的活動。也就是我們公司經常遇到的客戶驗廠。
五、SA8000的主要內容
1、童工
在中國,童工是指未滿16周歲的勞動者。標準要求公司不得雇傭或支持雇傭童工的行為。
2、強迫性勞動
標準要求公司不可要求員工在受雇之時交納押金或存放身份證,以及包括監獄勞動、契約勞動、抵債勞動、奴役勞動、以懲罰為手段的、被強迫的、或非自愿的勞動。
3、健康與安全
標準要求公司為工人提供一個健康與安全的工作環境,降低工作中的危害隱患。
4、結社自由和集體談判權
標準要求公司尊重員工自由成立和參加工會以及談判的權利。
5、歧視
標準要求公司在雇傭、薪酬、培訓、升遷、解雇等事務上不得從事或支持基于種族、社會階級、國籍、宗教、殘疾工會會員資格或政治關系的歧視行為。
6、懲罰性措施
標準要求公司不可從事或支持肉體上的懲罰,精神或肉體脅迫以及言語凌辱。
7、工作時間
標準要求公司應遵守適用法律及行業標準有關工作時間的規定。
8、工作報酬
標準要求公司給予工人的報酬至少能夠達到法律或行業規定的最低工資標準(不包括任何加班費和其它補貼),而且能滿足工人的基本要求。
9、管理體系
標準要求公司應制定社會責任管理體系。
六、實施SA8000標準的好處
1、可以大大降低監督成本,同時可以改善供應鏈管理;
2、良好的供應鏈管理可以大大降低采購成本,避免采購風險,建立良好的信任關系;
3、大大地提高公眾和消費者對產品生產過程中勞工標準的信心;
4、提高公司聲譽和改善公司形象;
5、大大降低管理不同勞工標準和社會要求的成本;
6、提高公司市場競爭力,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
7、提高雇員的忠誠度和歸屬感,提高生產力,維持忠誠客戶。
七、案例說明
全球最著名的體育用品公司耐克公司(NIKE),1999年運動鞋占全球市場的47%,占美國市場的48.9%,遠遠高于其他競爭者。NIKE公司現有2-3萬職員,其供應商、分銷商和運輸公司等合作伙伴的雇員達到100多萬人。其公司有40家鞋廠在中國大陸,30家在印尼,12家在越南,11家在泰國,在意大利、菲律賓和臺灣各有2家鞋廠,韓國有1家,而在其美國本土幾乎沒有生產工人。
自80年代末,隨著NIKE公司銷售不斷增長,一躍成為世界第一的運動品牌,但其合約工廠違反勞工標準的事情層出不窮:
1989年,其印尼工廠采取“見習工資”的方式,降低工人工資標準;
1997年,其中國合約工廠的工人因被拖欠工資而集體上訪;
1997年,其印尼工廠10000多名工人和越南1300名工人相繼因工資問題舉行大罷工;
1997年,其在越南的工廠存在嚴重的安全衛生問題;
1999年,其在越南的加工廠發生了一起當年全國最大的集體食物中毒事故;
……
對于以上行為,造成了哪些后果呢?
加州的消費者要求NIKE公司賠償相當于其在加州的全部利潤的賠款;幾千名來自世界各國的示威群眾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耐克城運動服裝店成了示威群眾包圍攻擊的目標之一;其公司業績受到很大的沖擊。
對于以上的后果,NIKE公司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1991年,NIKE公司制訂了社會責任守則,并在1992年初對外公布,由公司生產部門對外實施。NIKE公司將守則送到每一家合約工廠,并張貼在工廠明顯場所,要求工廠簽署社會責任承諾書,每六個月匯報一次執行情況。但這一守則直到1995年才真正執行,因為生產部門總是將生產任務放在優先地位。而此時以越來越多的媒體和勞工組織指責NIKE公司亞洲工廠的勞動條件,導致其公司經營業績下降。
1997年,NIKE公司修訂了社會責任守則,并請相關部門對其進行監督。
2000年,NIKE公司重組了社會責任部門,設立多個高級經理職務,加強社會責任的管理和推行,大量做了一系列工作:建立勞工事務監督制度;監督和報告社會責任表現;社會責任一體化;密切聯系其他外部利益相關者;多為社會福利事業貢獻力量。
通過以上的改變,NIKE公司贏得了更多客戶的支持和政府部門的認可,使其戰略理念成為一個負責任的21世紀全球化公司的典范。
思考?通過以上事例你想到了什么呢?(附NIKE公司社會責任守則)
八、中國企業存在的勞工問題
跨國公司在中國采購貨物時,總是先要安排相關人員對工廠進行審核,審核內容包括質量控制、環境保護和勞工標準。中國企業存在的勞工標準問題包括以下幾點:
1. 非法雇傭童工;
2. 違法使用未成年工;
3. 收取押金、扣押身份證和限制人身自由;
4. 侮辱體罰工人,侵犯工人人身權利;
5. 超時加班加點;
6. 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不依法支付加班費;
7. 社會保險覆蓋率太低;
8. 扣押和拖欠支付工資;
9. 沒有提供法定的福利待遇;
10. 工人擁擠,宿舍條件差;
11. 廠房安全出口不夠;
12. 消防器材不夠;
13. 工人消防訓練不夠;
14. 有毒有害化學物品保管使用不當;
15. 工作條件差,個人防護用品缺乏;
16. 特種作業人員和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差;
17. 沒有工會組織或者形同虛設。
九、案例與思考
1、日本獨資企業使用童工
據2001年9月10日《新聞周刊》報道,上海一家日本企業景X針織有限公司一群正值花季年華的女工每天承受13小時的超負荷勞作,連續工作了4個月,每人只拿到50元的報酬。這些女工當中,最小的只有14歲。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如存在該如何應對?
2、56名女工橫遭搜身
據2001年8月3日《深圳商報》報道,7月30日下午,深圳市龍崗區資寶X產業制品廠56名女工因被懷疑偷拿原料,橫遭工廠管理人員強行罰站、搜身,搜身后,56名女工又被廠方強行辭退。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
3、打工仔每天有人眼睛受傷
據2001年6月27日《深圳特區報》報道,據深圳市眼科醫院醫生介紹,醫院收治的眼外傷者大多是建筑工人、金屬加工制造工人、木工、電子廠工人等,這些工人在進行敲、打、咂、鋸、剪等操作時,很容易發生碎屑飛進眼里傷害眼睛的情況。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
4、招工歧視何其多?
某工廠招工啟事上寫道,本廠因生產需要急招熟手車工50名,要求女性,17至22周歲,初中以上文化,不滿足上述要求者不要。另找一名宿舍管理員,要求女性,有2年以上宿舍管理經驗,四川、湖南及江西省籍不要。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
5、拒絕加班遭毒打
據新華社廣州2001年5月5日電,珠海市新X盛制品廠工人劉小永,自今年2月進廠后天天加班,3月13日因故沒去加班,第二天上午被傳到廠部,老板田某叫他跪下,他不從,結果挨了一記耳光,并被強行按跪在地,其后還是被趕出廠門。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
6、員工為休息權罷工
據報道,2000年11月27日深圳市寶安區友X電器廠發生全廠人員大罷工,原因是工廠要求工人每天工作12小時,每月只有一天休息,廠方任意降低工人加班費,日籍主管毆打工人。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
7、珠海一打工仔不滿被罰款,怒而縱火焚燒工廠
2001年6月19日《南方都市報》報道,前晚約10時許,位于珠海市福X玩具有限公司發生故意縱火案。縱火者楊萬平當場被燒死,廠方一主管張大軍逃離不及,全身95%燒傷,性命難保,另有數十名員工在從窗戶逃生過程中,有程度不等的拉傷劃傷,火災現場一樓車間已嚴重損毀。
事發前,噴油部來廠不足3個月的湖南打工仔楊萬平因產品質量問題被一主管人員罰款20元,楊不服,又去一樓找車間主管張大軍,張大軍沒有對處罰結果予以更改。平時就少言寡語的楊萬平其后回到噴油部,就將生產原料油漆、天那水拋灑于地面,掏出打火機點燃引起大火。事發時,一樓車間只有一個出口,而噴油部又緊靠車間大門口,火災初起時,二十多名員工從大門口奪路而逃,裝備部等其他車間員工反應過來,已逃生無路。員工慌忙擁去后邊的安全通道,發現安全通道大門緊鎖。情急之中,男工們開始合力咂窗戶,掰窗戶鐵枝,十多分鐘后終于有一扇窗戶鐵枝被三名員工合力掰開,二十多名員工從此洞口爬出,許多人在爬出過程中被鐵枝、玻璃割傷,與此同時,一保安終于找到鑰匙,打開安全通道的鐵門,幾十名員工從通道中逃出。員工們心有余悸地說,假如安全通道最后沒有打開,死傷者將成倍增加。
思考?以上案例違反了國家哪些法律法規?又違反了SA8000標準的哪些條款?我們公司是否存在?該如何避免?作為公司管理人員,我們應該加強哪些方面的管理和教育呢?
十、課外思考
結合本公司實際情況,看看本部門存在哪些與SA8000相違背的內容,該如何改進及持續保持?